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陈家泠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陈家泠与桑火尧的艺术对话

2010-06-19 10:36:59 来源:《美术报》作者:
A-A+

  桑:原始的花岗岩,是经历了时间的刮、刨、挖掘后,依然存在的本来面目,构成了民族的审美特性,它融入了民族的血液里,和血一同继承下来。每一个艺术品种,都有其深厚的独立的美学渊源,并由此形成其坚不可摧的审美根基。这个审美根基与地域环境有密切关系。一个人生活在具体的地域环境中,真正感受的东西恰恰不是更整体﹑更全面,而是更局部﹑更具体。深层的东西其实是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他们观察和理解的方式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性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作用到艺术之中。中国与外国的不一样,北方与南方的不一样,同样,杭州与上海的也不一样。杭州烟雨朦胧的环境与上海时尚大气的环境,各自成就了一代一代的艺术家。而您既有杭州的因子,又具备了上海的那种气息,很显然,您的艺术也就具有了与众不同的特色了。

  陈:是的。杭州的特点实际上是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文化的特点是传统的、婉约的,而我的画,受杭州地域与文化的影响是很深的,我的作品中流露出阴柔的气息,陆俨少老师的山水线条其实也是阴柔特色的。从大范围讲,吴越文化是比较“软”的,不像北方文化,以黄河为代表,是刚硬的。而长江文化、楚文化,以屈原为代表,是宇宙性的,实际上是《天问》,是发散性的思维,像一些地方戏中的那些面具,不知从何而来,又不知消失在何时,有很大的神秘性。

  我的作品是具有江南文化特色,柔性、唯美、婉约,所以说,如果把传统的艺术比做诗,有严格的格律等要求,相对缺自由的表叙,那么我的绘画就好比词,从内容、表现等方面,都既丰富又更自由。从艺术发展的角度看,我觉得二十世纪像是诗,而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趋向更像词。上个世纪大家讲传统、讲笔墨,这个世纪大家就相对比较自由,想抒发心灵的东西,而我抒发的心情比较散淡,越来越有点像杭州的特点了。我为什么对丝绸感兴趣,实际上是与杭州的地域文化有关系,包括色彩等等。这个时代需要柔和的赏心悦目的东西。

  桑:清初石涛的“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有超越前人的高见,其笔墨是对当时的泥古不化风气的一次抗争和反叛,也是一种艺术家“自省”意识的体现,同时也反映出石涛的“技与道”的思想。如今看来,石涛革新与创变的“一画论”,是对个人绘画信念的一种坚持,“一画论”的核心不在于“技”,而在于“道”。艺术与技术的区别在于灵性,重在变,是虚灵的,是感性的,不是执拗于实相,创作的要义就在于求新求变、求个性。因而,理解绘画有两重境的特性,这是大众欣赏艺术作品的前提,也是区别艺术与非艺术的一道“门槛”。一是技的阶段。客观见之于主观,是模拟阶段,是图像;二是道的阶段。主观见之于客观,是创作阶段,是心印。

  陈:我提出的灵变是个虚的概念。技法有些是讲不出来的,无招胜有招,无法之法为至法,无招就难破了。灵变、化变,怎么变,在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达到变,如果不这样学,不这样变,艺术还有何意思。我对笔墨的理解与运用,就像令狐冲学剑法,就是这个过程,在学习中求变,活学活用,不墨守陈规。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经常每天早上到陆俨少老师家里去看他作画,他画画不打稿子,一笔下去,行云流水,任意为之,水到渠成,跟玩一样的,活灵活现。他对我很有启发,现在的这些画法就是多年积累在我心灵深处的东西。像我画的十六罗汉人物画作品,线条就是陆先生的山水线条在人物画中的运用,行云流水,笔法写意、奔放。一般学人物画的都是用李公麟等人的线条笔法,我这次用山水画笔法画人物,就是想与传统不同。绘画的线条有几种:一种是写生线条,一种是连环画线条,还有一种是高古的线条。线条既要生动,又要高贵典雅就难了。我画这些罗汉图是根据五代贯休的石刻本采用山水画线条画成的,从始至终没用木炭条打稿。

  桑:中国绘画,以前由于观念的束缚,画家多仅滿足于一人一山一花的表现,及至后来,有独擅一类的画家。当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及观念的开放,思想的活跃,其创作形态与风格亦趋于多元。实验性、无主题性及主题交合性的作品,以及具象与非具象性的作品等层出不穷。作品表现的内容或者主题,相互越位,已非单纯,界面也已不明晰,趋向边缘融合。这种跨越特点,不能因为简单的分科而抑制其表现,甚至窒息艺术。因此,我以为中国画原有的分科体系已经过时,应以科学务实的态度重新审视之。在当下,应与时俱进,以艺术风格来划分显然要比按创作内容来分更确切,亦更符合艺术发展之规律。我想,艺术到最后都是相通的,人、山、花可以并驱,甚至其他门类的表现也是可以探索与实践的。其实古今中外的一些艺术大家他们都是融通的。像您的作品,不仅人、山、花都作,而且陶瓷、家具甚至是丝绸服装都是您艺术创作的范畴了。

  陈:中国画在某个阶段,可以某个专业为主,但到后来就可以而且应该打通,人、山、花都是一样的。我这次将人物用山水画法就是个例子,以山水线条画人物,更有节奏感,而且人物用色上也是与传统的《韩熙载夜宴图》等都不一样的用法,有山水画用色的成分。

  中国画的基础是线条功夫,尤其是人物画,线条很重要,线条好了,不一定要用色,也不需要明暗关系,就像年轻人不用描口红已经很美了,像日本上了年纪的老妇人把口红描得红红的,那是遮羞性质的。中国人物画的方向要把握,贯休的罗汉,造型多豪放、奇特、有个性,纵观历史与现在,谁能超越他,他把其奇相及动态、心态都刻画出来了,没有人能超越啊。对艺术的表现与认识,我认为从某种程度讲,要忘记它的表面的东西,才能表现深度的东西,画出来的东西才能更耐看。

  科技的进步,审美的多元,做一个全方位的艺术家,既是这个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符合艺术共通的道理。国外有人说过,艺术家就是上帝,我想创造什么就是什么。我们要向西方学习,他们已经达到这种条件,已经这样在做了。艺术家要多尝试,各种艺术载体都可以试一试、做一做,从不掌握到掌握,从局部到全局,个人创造意识不断提升,我就是在这样尝试与探索,从绘画到家具、到陶瓷、到服装,从平面到立体,发展的跨度是大的,但这既是我内心表达艺术理想的需要,也是时代对艺术多样性的需要。

  桑:1917年,胡适从“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文学进化论角度,发起了以新文学取代旧文学的文学革命。时代是一个时间概念,它的影响是宽泛的、抽象的、没有直感的,但是绝对是不能避免的。歌德有句话讲, 无论你们的头脑和心灵多么广阔,都应当装满你们的时代的思想感情。黄宾虹说他的艺术要到他身后四十五十年后才会被人认可。艺术总是超越于时代审美,是引领时代、引领时尚的。所以我一直认为,艺术应该生长在时间的深度中,优秀的艺术品应该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穿透力,而优秀的艺术家不应盲目跟风,要有引领时代的勇气。

  陈:苏轼有句诗“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艺术家有天生的审美直觉,所以会预测审美发展的轨迹。同样,对于鉴赏者来说,也是要有综合素质的,素质上去了,好作品才能看得懂、认识到。所以,有不少好的艺术家,身前寂寞身后荣,在世时不被认可,尤其是没有政治地位的画家,更容易造成这种局面。

  时代不前进、不开放,最好的艺术家也容易被压死、气死。我的画,当时在学校里,有老师就说,不要太装饰性。那时不百花齐放、不多样性,没办法。现在不太一样了,好多了,我的画能被大家重视,能出来,是时势之需。所以,时代对一个画家太重要了,我个人对这个时代很珍惜,千载难逢,我的艺术要从70岁后重新开始,为时代为社会。

1 2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陈家泠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