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泠先生的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极大地满足了首都美术界期待欣赏他众多作品的愿望。他在中国画坛早已有名,是新时期中国画变革创新的一位代表人物。他的荷花系列于1980年问世之后,就让人眼界为之一新,并如清风入怀,甘醇沁心,那些作品堪称中国画形式创新的成功范例,也体现出他精神世界独立不凡的品格。
对陈家泠先生的艺术,的确需要作全面的认识,因为在他极为单纯的画面意境背后,是一个长期、复杂而艰巨的艺术提炼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笔墨感性的积累和形式语言的熟练,而是精神的超越与心灵的升腾。在他那些一目了然的“陈氏图式”中,蕴含着他对于传统、对待生活的实践方式。在思与行、感与悟的沉潜往复之间,他构筑起了一方风景。
对于传统,陈家泠先生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和辩证的思考。他的艺术学习经历正值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之际,而我们知道,那个时代中国画坛的学术思想正处在比较曲折且艰难的发展时期,既有多变的外部文化条件随时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也在如何对待传统上有着画坛内部的多种见解。陈家泠先生的睿智就在于,他在关于传统的总体认识上是“继承发展派”的追随者,即坚信作为民族艺术的中国画一定要继承传统宝库中的精华并且加以时代的发展,但他在实践上接近传统的方式却十分鲜明地集中在对两位前辈——潘天寿和陆俨少先生艺术风格的融会贯通上,这成为他继承和通向传统的特别路径。以他自己的体会也从他大胆创新的大量作品来看,他极为敏感也极为自然地将两位先生艺术风格的最大优长结合了起来,作为自己艺术的学术来源与支撑。一方面是潘天寿的“骨”,一方面是陆俨少的“韵”,这两方面本分别为两位大师的风格精髓,但陈家泠先生从潘天寿绘画的骨架中体悟到了形式结构的内在意义与视觉张力,这对于建立画面的形式逻辑,使所有感性的笔墨都暗含在理性的秩序之中,是一个潜在的基础,它使得陈家泠在后来极为变化多端的经营布局中,始终有一种视觉上的经典式结构在起作用,这个结构不是固定的传统样式,而是一种由视觉传统经验积累而成的基础。同样,他对陆俨少艺术的继承主要在于领悟到多变的笔墨与动势,是画面发展和形式多变的重要语汇,从而在自己的实践中敢于突破旧有形式法则与笔墨样式,朝向“变”的宽阔天地。
随着新的艺术经验在当代的不断衍生,不仅要在资源的角度强调绘画语言的渊源,而且要使作品在现代性的基础上,演绎出一种具体的阐释方式。这种绘画语言的创造既是社会审美趋向的走势,又决然是艺术家个人修养的展示。在陈家泠的作品中把新的材料、个性化的图式以及新的形式技法协调融合,实现了一种绘画语言的现代转换。面对一种多元文化与精神价值的新纪元,具有现代意味的中国水墨作品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表达,在崭新的时代中彰显着它所具有的活力和生命力。
陈家泠先生艺术的意境似可用“澄明”二字来形容。荷花是他百变不离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中寄寓了对纯净世界的想往,也带有对生命咏叹的情怀。对于作为都市人的他,则也可以赋予高蹈清澄的文人胸臆。实际上他的绘画题材还十分宽阔,有多种花卉,也有山水(风景),还有人物,其实,无论何种物象、何种景致在他心目中都是形式的存在与情感的符号,他要表现的不是物象本身,而是超越物象形式生命的形象、作品的象征语言把中国注重意象写意的艺术传统作了现代的转换。许多年来,他强调“灵变”,这个他多年治学治艺的深刻体会,就是一种证明。他的作品探索的是现代人对天、地、人的认知和诉求,同时在哲学的思辨中坚守着中国绘画的墨韵和气韵。他的艺术最终使我们在幽玄的东方神秘哲学与当代的水墨艺术感觉之间,找到某种具有象征意味的联系。由此,我们可以从他的展览中品味许多,咀嚼许多,收益许多。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